因为他知道自己是不可能永远保住朱家的江山的,还有就是龙脉都是上天安排的,他这样做会受到上天的惩罚。
南田新宅村华盖山南麓,刘基庙就在此处。史料载,该庙建于明朝天顺三年,因朱元璋封刘基为“诚意伯”,取名为“诚意伯庙”。2001年,诚意伯庙和刘基墓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文物。庙立刘基像,儿子刘琏、刘?像。庙内正厅有个900斤重的古铜钟。庙中大家墨宝无数,包括明正德皇帝、刘权之、章太炎、蔡元培、裴昌会的题字。庙中四根擎天大柱子自始不倒,柱子底下正是刘基“倚柱吞金”而死之地。
这“倚柱吞金”是什么个意思呢?《赔金头》讲述:朱元璋当皇帝,忌才,怕有识之士夺其江上,对大臣总是防着。一日刘伯温带太子外出游玩,见到猪在拱食极为好奇,便问刘伯温那是什么。刘伯温告诉太子,那是猪,长大了要宰掉给人吃肉的。因为“猪”同“朱”谐音,朱元璋听闻此事后,便决定杀害刘伯温。幸得马娘娘的通风报信,刘伯温得以逃回家乡。回到家乡后,刘伯温为表自己对大明朝的忠心便吞下金子,靠在柱子上死去。“柱”同“主”谐音,刘伯温向朱元璋表示自己死后也靠主的忠心。
再说回来。刘基故里在距南田五公里的武阳村,也是传说《天葬坟》和刘基墓的所在地。刘基墓的风水极为讲究:在墓地后面有九条山脉,这九条山脉是正对着坟墓前面的小山坡,所以取名九龙戏珠。坟墓前面也有两个小山坡,右边的类似于现在用的砚台一样的,左边的好像官印,整体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摆有砚台,官印和笔的齐案,所以风水很好的。
墓地前面有两块地,一块高一点的,一块矮一点的。矮一点的像一个日字,高一点像月字,日月连起来就是明字。关于刘伯温坟墓传说也有很多种,盗墓的传说也有很多,但是据说至今也没有人盗墓成功。当地还流传一个故事,说刘伯温的墓是被天犬保护的。传说刘伯温有36座坟墓,其中一个有金头,盗墓者都是冲着这金头来的。坟墓石碑上刻有刘伯温、诚意伯字样的坟墓已经被盗了,连刘伯温上几代和他孙子的坟墓都被盗了,但是都没有找到金头。
最后有人就找到了藏有金头的刘伯温的坟墓。盗墓者首先了解了周围情况:这个地方人不多,晚上睡得早,而且没有养狗。盗墓者认为很容易就可以得手,但当盗墓者准备开始的时候,就远远听见有狗叫声,后来挖地的时候狗叫声就越来越近、越来越多,最后成为狂吠,像几只狗在那里打架一样。并且随着挖墓地越深,狗叫声就越来越多,叫的声音越来越大。最终把村里人吵醒了,村民很奇怪,村里没有养狗,哪里来的那么多狗叫?有好奇者起床看查,看不见,朝狗叫的方向走进,便发现有人在盗刘伯温墓。
浙江金华武义县有一个俞源村,村子始建于南宋,这里有2000多个姓俞的人,在松阳任儒学教谕的俞德死后,棺材路过这里被俞源村紫藤缠住,他的儿子俞义认为这里是块宝地,就把他安葬在这里,并留在这里守墓。俞源村的人就是俞义和当地人通婚生下的后代。
俞源村最有名的还不是这段故事,最有名的是刘伯温设计的太极星象。刘伯温是明朝开国功臣,上知天文,下知地理,12岁考中秀才,被乡民称为神童,14岁读《春秋》,只看两边就能背出来,还能解释其中的含义,老师说他是天才。
朱元璋还是起义将领的时候,他就在朱元璋身边出谋划策,帮助他灭掉元朝建立明朝,诸葛亮都只能绑刘备三分天下,他却能助朱元璋一统江山,刘伯温自认功劳超过诸葛亮写下:“三国鼎立诸葛亮,一统天下刘伯温。“
刘伯温和俞源村的交集在1349年,刘伯温晚上路过俞源村无法赶回家,想起他的同学俞涞住在这里,向他请求留宿。两人还久没见相谈甚欢,聊着聊着俞涞脸上露出忧愁的乌云,原来俞源村常年有天灾,不是发洪水就是干旱,还有火灾,搞得村民痛不欲生。他想起刘伯温会星象风水,向请他帮忙改造村子,却又不知道刘伯温会不会答应。
这点小事难不倒刘伯温,刘伯温一口答应,天一亮就对村子来了个大盘查。他发现俞源村最大的问题出在水,改直溪为曲溪,并让溪流绕田形成太极图地形,同时他还设立了村庄建筑的星象八卦布局。
神奇就神奇在,刘伯温自从改造过俞源村之后,村子距今600多年的历史再也没有发过洪水,也灭有天灾。村子里还有一个比天气预报还准的井,水要是清澈无比,这天的天气一定阳光普照大地;水要是变得浑浊恶臭,这天的一定狂风暴雨。
俗话说: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“,俞源村的水都这么有灵气了,养育的人也都是非常优秀的英才。这里出过293个官人,最低级别的也是举人,还有很多文人墨客,比如宋濂、冯梦龙。值得一提的是,俞源村的人早在清朝时期就摒弃了男尊女卑的思想,道光年间族规规定倡导男女平等,不可抛弃溺毙女婴,贫困户生下女婴有补助,每个女婴补助3000文。
俞源村的人非常注重维护村子里的一草一木,不准乱砍滥伐,有专人保护树木,所以村子里至今还有10棵百年老树。俞源村有个讲究,村子里每一棵树都不能改变位置,不然就会破坏风水,破坏者会遭到报应。有人不信邪,偏偏要以身犯现,40年代,村民俞祖芳修建屋子的时候填掉了一片池塘,房子刚修好没多久就塌了,俞祖芳想起那个讲究,认为自己遭到报应了,立即把池塘还原。这件怪事,村民也无法用科学来解释,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?
我觉得应该是看到了一些像祥瑞的兆头,有比较好的意义的现象。
刘伯温不但是一位谋略大师,也是一位著名的学者和文人,他的著作很多,流传于世的有《郁离子》10卷和《诚意伯文集》20卷。其中。代表作《郁离子》一书在中国思想上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。
郁离子》简介
作者刘基
《郁离子》,郁,有文采的样子;离,八卦之一,代表火;郁离,就是文明的意思,其谓天下后世若用斯言,必可抵文明之治。“郁离子”是刘伯温的托称,刘写作《郁离子》的时候,是在他47—50岁,一生中最鼎盛之际,此前的半生他郁郁不得志,不能施展抱负,后来被夺去兵权,遂弃官归隐家乡青田山中,发愤而著《郁离子》。书成不久,他即出山离家,成为朱元璋的亲信谋士,协助朱元璋建立了统一的明王朝。
《郁离子》不仅集中反应了作为家的刘伯温治国安民的主张,也反映了他的人才观、哲学思想、经济思想、文学成就、道德为人以及渊博学识。在写作《郁离子》的过程中,刘伯温的整个思想体系,尤其是对社会方面的看法及主张更加成熟,也更加系统。
如果作为文物价格也就用千来估计,上万元的可能不是很大。如果是手书,可能价格稍高一些。
但是,在堪舆家眼里也许是无价之宝(关键在于内容价值评断,如果是孤本、见解独到、有历代的解读,价值就不可估量了)
所以这个东西不好估价
既然是祖传,为什么没学到这么技能?而是贴出来问价格?
这种东西放以前就是秘籍呀